English

经济史学家关注的几个问题

历史研究动态
2000-06-23 来源:光明日报 小也整理 我有话说

“中国经济史论坛”计划在今年举办“中国历史上的商品经济”系列研讨会,第一次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和《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于2000年4月22日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会议主题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特点和阶段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历史所、世界史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3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在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上,吴承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指出,经济的发展有时是由需求起决定作用的,而且从生产出发进行考察是无法决定商品率的,因此从需求入手研究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好方法,至于怎样从需求的角度来研究问题,他认为首先要注意的是人口,其次是人口的划分,因为各阶层需求不平均,在各阶层中农民的需求量最大。

在经济史研究的具体方法问题上,马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提出三个问题:一、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应该如何对话?二、经济学理论如何应用于经济史研究?三、西方经济学能否应用于中国历史研究?他认为,历史学是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经济学则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推导,二者之间是有差别的。封建时代的经济活动与近现代不同,其市场也不同于近现代市场,它不能够形成价格,其运作规律是特殊的。西方经济学研究重计算,我们或者可以从中得到某种启发。但是这套方法能否完全应用到中国,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廖学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研究员)认为完全用现代经济学来解释古代的经济现象是很难的,一定要有长时段的眼光,不可抓住一点就进行引申。而秦晖(清华大学历史所教授)则认为,在世界史研究中,有些数字的确不可靠,但其中的逻辑关系还是可以分析的。判断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不是量的大小,而是机制。因此,虽然不一定能够达到具体计算结果的正确,但一些发展倾向还是可以反映出来的。

在封建时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问题上,学者们针对“小生产,大市场”的说法进行了热烈讨论。宁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认为,“小生产,大市场”的说法值得商榷,很难想象中国封建社会有发育得很好的大市场,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不宜估计过高。方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认为,“小生产,大市场”这一提法当中,后者指市场的规模和范围,不是指统一市场。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市场的范围逐渐扩大,但一体化程度很低,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说明市场整合程度差。李根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认为,“小生产,大流通”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是可用的。中国封建社会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全国市场,但是商业比较发达,各级市场已普遍出现,城市市场相当活跃,这是事实。

此外,关于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的特点,学者们的讨论还集中在封建地租和赋税上。方行提出以贡赋和地租为需求基础的商品经济。市场发展以有效需求为基础,唐中叶以前的有效需求来自贡赋收入,宋以后地租演化的有效需求大大增加。李根蟠认为“大市场”形成的动力和机制主要是地主阶级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欲望。但是,由地主阶级消费需求和消费欲望所刺激起来的市场和流通,仍然是建立在小农生产基础之上的。地主市场活动的基础是租谷,地主将租谷和其他物资投放市场,并在这个基础上追逐商业利益。他还分析了地主制下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的特点。由于小农再生产的特点和地主、商人、国家的盘剥,小农向市场出售的,不仅包括自给有余部分,而且往往包括部分必要产品。买进的不仅有他们自给不能生产的生产工具等商品,而且有能生产的粮食等商品。因此,社会产品中进入流通的部分大大增加,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地主制经济中的商品经济存在着某种虚假成分。同时,封建商业利用小农的弱点,获得几乎不受限制的利润,因此中国封建时代的重农抑商政策亦有其合理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